自六月唐小僧突然倒下以來,網貸行業瞬間開啟了新一輪P2P倒閉的多米諾骨牌效應。據不完全統計,截止2018年6月底,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數量為1836家,相比5月底減少36家;其中,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為80家(提現困難60家,跑路3家,停業平臺17家)。而從最新數據來看,截至7月11日,本月市場已有28家P2P平臺爆雷,其中不乏老牌、知名、體量較大的平臺。

業內人士分析認為,此次網貸行業大面積暴雷,主要原因是金融監管不斷趨嚴、備案延期后平臺在較高成本下無法繼續運營。在投資人恐慌情緒的盲目蔓延背后,輿論影響力的推動起的非常大的作用。依托互聯網的瘋狂擴散,不明真相的投資人選擇觀望和驚惶撤離,而那些真正積極合規、正常運營的P2P平臺則被迫替出事的“偽”P2P平臺承受了巨大壓力。
在此次風波中,華夏萬家金服不得不選擇通過報警的方式來抵御謠言的詆毀,據華夏萬家金服負責人介紹,平臺除了要應對備案延期和運營的壓力,還要承受來自輿論的重壓,應對競爭對手和黑公關的惡意抹黑,大環境下很多不明真相的投資人如驚弓之鳥,聽風就是雨,網絡大量造謠、誹謗滋生,煽動起投資人的恐慌情緒,對于P2P平臺而言,應對輿論打擊或抹黑的言論,要付出的是更多的精力、財力,以及應對危機。

對于網貸行業,下半年的核心關鍵詞仍然是“牌照管理”。監管層多次提到金融業務需要持牌經營的監管理念,其中不僅是金融機構,而是從事金融業務的企業都需要牌照。”可以預見的是,接下來的監管政策只會更為嚴厲。這將促使行業變得更加規范。
華夏萬家金服負責人介紹,華夏萬家會繼續保持普惠初心、敬畏風險,積極擁抱監管,提升風控水平,并切實服務實體經濟、保證業務合規真實、提升平臺透明度等,以提振投資人對行業的信心,依托健全的風控體系及運作模式嚴守風控生命線,推進平臺良性發展。

最后,華夏萬家金服相信從行業的發展前景來看P2P網貸有著廣闊而深厚的根基和土壤,“中國龐大的小微企業和個人合理融資需求需要得到滿足,廣大民眾的投資需求也需要得到滿足”,而真正的P2P網貸平臺正是立足于以上兩點需求的信息中介,有著巨大的存在價值。從投資的性價比來看,那些積極擁抱監管、正常運營的真正的P2P平臺,仍然具有高投資性價比。隨著國家政策對金融領域的不斷規范和完善,P2P網貸行業必將迎來新的春天。